《天仙配》是黄梅戏传统剧目中的经典之作,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剧目之一。在很多人的记忆中,《天仙配》就是黄梅戏的代名词,提起黄梅戏脑中就会响起“树上的鸟儿成双对”的旋律,可见《天仙配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。

黄梅戏菊花「菊坛走马|黄梅戏代名词天仙配最美的仙凡爱情最真的夫妻情」

黄梅戏《天仙配》

黄梅戏《天仙配》又名《七仙女下凡》,是黄梅戏早期积累的“三十六大本”之一。陆洪非据老艺人胡玉庭口述改编为今本。1953年,由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。剧本有多种单行本,并收入《中国地方戏曲集成·安徽省卷》。

黄梅戏菊花「菊坛走马|黄梅戏代名词天仙配最美的仙凡爱情最真的夫妻情」

黄梅戏《天仙配》

《天仙配》之所以成为黄梅戏经典,是因为其剧情、唱腔、唱词、演员表演等无一不是经过千锤百炼、精心打磨的。

黄梅戏菊花「菊坛走马|黄梅戏代名词天仙配最美的仙凡爱情最真的夫妻情」

《天仙配》

改编本描写董永卖身葬父,在傅员外家为奴。玉帝第七女同情董永遭遇,私自下凡,与董永结为夫妇。七仙女一夜织锦10匹,帮助董永改三年长工为百日。百日期满,玉帝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,董永夫妻忍痛分别。剧本剔除董永与七仙女的离合系由天定的宿命论思想,加强了这部神话剧反封建的现实意义。改编本又删去傅员外认董永为义子、董永与傅家小姐成婚的情节,突出了古代劳动人民反封建剥削的强烈愿望。剧本的《路遇》、《分别》两场戏,对七仙女的大胆、直率,董永的忠厚、纯朴,都有动人的刻画。槐荫会、槐荫别以及人民日常生活习俗的一些穿插,富有朴素的民间色彩。

黄梅戏菊花「菊坛走马|黄梅戏代名词天仙配最美的仙凡爱情最真的夫妻情」

《天仙配》

董永家贫,父亡,卖身为奴,得资葬父。玉帝第七个女儿戏于鹊桥,窥视人间。七仙女厌恶天宫岁月之凄清,对董永由同情而至钟情,乃不顾森严天规,只身奔向人间。槐荫树下路遇董永,倾诉衷曲,二人遂结伉俪。雇主傅员外以董永新婚不符契约为由,要挟七仙女须于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,成则工期缩短,不成则加倍。七仙女邀众姐助而成之,三年苦役便改百日。

工期约满,归程中,夫妻正向往未来,憧憬幸福,忽闻玉帝旨意,令七仙女即刻回宫,否则祸及董永,七仙女无奈,忍痛泣别,别时誓言:“不怕你天规重重活拆散,我与你天上人间心一条”。

《天仙配》是黄梅戏的传统曲目,解放前就已经在各黄梅戏帮演出,但真正成功还是解放后五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团体对其进行改编版,同时也造就了严凤英、王少舫等著名黄梅戏演员,并在全国引起了轰动,最后该剧也被搬上大银幕,让全国人民都能够欣赏黄梅戏艺术精华。

1954年,黄梅戏《天仙配》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,获剧本一等奖,饰演七仙女和董永的严凤英、王少舫获演员一等奖。

黄梅戏菊花「菊坛走马|黄梅戏代名词天仙配最美的仙凡爱情最真的夫妻情」

严凤英、王少舫版《天仙配》

黄梅戏菊花「菊坛走马|黄梅戏代名词天仙配最美的仙凡爱情最真的夫妻情」

严凤英、王少舫版《天仙配》

黄梅戏菊花「菊坛走马|黄梅戏代名词天仙配最美的仙凡爱情最真的夫妻情」

严凤英、王少舫版《天仙配》

黄梅戏菊花「菊坛走马|黄梅戏代名词天仙配最美的仙凡爱情最真的夫妻情」

严凤英、王少舫版《天仙配》

在这版最经典的《天仙配》中,严凤英创造的七仙女形象,既是天上神仙,又是人间村姑,既热情大胆,又勤劳、智慧;严凤英尤其是把七仙女对董永诚挚的爱情,表现得十分深沉动人。王少舫塑造的董永形象,朴实、敦厚、可亲。这两个形象,富有浓郁的人情味与强烈的真实感,虽系神话,实际上是现实生活中美好人物精神的折射.是劳动人民审美理想的体现。影片上映后,同样受到海内外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。据1958年底统计,仅祖国大陆的观众就多达一亿四千万人次之多,创造了当时票房的最高纪录。《天仙配》在香港、南洋一带上映时,同样盛况空前。

《天仙配》是黄梅戏发展历程中的一座丰碑,影响遍及海内外,它为人们留下的众多精彩唱段至今还为人们所深爱。

现在最流行的是《天仙配》这首夫妻对唱的黄梅戏☟☟☟

树上的鸟儿成双对,绿水青山带笑颜

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,夫妻双双把家还

你耕田来我织布,我挑水来你浇园

寒窑虽破能避风雨,夫妻恩爱苦也甜

你我好比鸳鸯鸟,比翼双飞在人间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