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剧专题戏剧综合知识考什么「戏剧专题戏剧综合知识」

戏剧理论

一、流丽婉转的南曲

南曲指宋元以来流行于南方的各种戏曲与散曲所用的音乐。为中国早期戏曲声腔之一。

南曲有一个自身发展的过程,最初是从浙江温州一带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来。明徐渭《南词叙录》云:“永嘉杂剧兴,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,本无宫调,亦罕节奏,徒取其畸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已。”“永嘉杂剧”又称“温州杂剧”,为早期南曲戏文的别称,形成于十二世纪宋室南渡前后。

早期南曲较多地保留了民间音乐的状态。其来源除民歌外,还融合了唐宋大曲、唐宋词、诸宫调、唱赚等的曲调。王国维《宋元戏曲考》曾对沈璟《南九宫十三调曲谱》中的五百四十三种曲牌(集曲除外)进行考证,指出其中出于大曲者有二十四种,出于唐宋词者有一百九十种,出于诸宫调者有十三种,出于唱赚者有十种,同于元杂剧曲名者有十三种。南曲音韵,仍然继承诗词的四声,分为平上去入。音乐为五声音阶,主要以管乐伴奏,曲调舒缓,唱词安排较疏,因此明王世贞《曲藻》指出南曲是“字少而调缓”,“辞情少而声情多”,其风格为“清峭柔远”。徐渭亦云:“南曲则纡徐绵渺,流丽婉转,使人飘飘然丧其所守而不自觉。”(《南词叙录》)

南曲在组曲方式上,也采用曲牌联套,但与北曲有所不同。早期南曲不讲究宫调,然套数中曲牌的排列仍有一定规律,如徐渭所云:“南曲固无宫调,然曲之次第,须用声相邻以为一套,其间亦自有类辈,不可乱也,如〔黄莺儿〕则继之以〔簇御林〕,〔画眉序〕则继之以〔滴溜子〕之类,自有一定之序。”(《南词叙录》)后期南曲有了宫调的规范,但突破了北曲一套仅用一个宫调的限制,在一个套曲中可用两个或三个宫调,从而增强了南曲音乐的表现力。南曲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充分吸收北曲的长处,大量运用北曲曲调,形成了“南北合套”等形式。

南曲在与各地民间音乐相互融合的过程中,产生出很多具有地方色彩的声腔。明初以来,“海盐”、“馀姚”、“昆山”、“弋阳”诸腔的先后出现和广泛传播,进一步扩大了南曲的影响。宋元南戏、明清传奇都以南曲为主,明清散曲亦常用南曲。清人编《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》,所收南曲曲牌达一千五百十三支(包括集曲)。

二、戏曲的唱、念、做、打

唱、念、做、打,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,也是戏曲演员的四种基本功夫,习称“四功”。中国戏曲有“载歌载舞”的艺术特征。“歌”指“唱”和“念”,“舞”指“做”和“打”。

唱,是角色通过各种唱腔来叙述事物,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。如京剧的唱腔主要包括西皮、二黄、昆腔、吹腔及一些曲牌和杂腔小调。戏曲的唱词,是一种诗体文字,它必须具有可听性,一般均是无须视觉,光凭听觉就能听懂的口头诗。好的唱词都是文学性和通俗性两者完美的结合。

念,是指角色所念的道白,这种道白就是对话,是诗化了的对话,实际上也是一种朗诵体的诗。念白不仅应具有诗歌性,而且还应注意与唱腔的协调性。戏曲行话云:“唱是有伴奏音乐的念白,念白是无伴奏音乐的歌唱。”

打,是指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各种扑翻武打。中国戏曲中的一些武打戏和有武打场面的戏,主要吸收融化了杂技和武术等特技,使之进一步戏剧化。

做,是指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各种形体动作,也包括戏中的各种舞蹈动作,它特别讲究“趋合规矩”、“步中圆方”。有的行当特别擅长唱功(如“唱功老生”),有的行当以做功或武打为主(如“花旦”、“武净”),但每个演员都必须有机地掌握和运用唱、念、做、打这四个方面的功夫,才能充分发挥作为“中国歌舞剧”的戏曲艺术的功能。

三、戏曲的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

“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”是我国传统戏曲中的五个角色。它们是一台戏剧演出的五大台柱。

“生”是在剧中扮演男子的角色,有老生、小生、武生之分。而“生”字本身有生疏的意思。过去老生是各行当之首,也就是整出戏成败的关键,要求生角的演出必须老练娴熟、唱做俱佳,故反其意取名为“生”。

“旦”是在剧中扮演女性人物的角色,有青衣、花旦、老旦等之分。“旦”的本意是指旭日东升,也是阳气最盛的时候,旦角表演的是女性,女属阴,故反名之为“旦”。

“净”是在剧中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人物,通称花脸,有铜锤花脸、架子花脸、武花脸等之分。“净”的本意是清洁干净,而剧中净角都是涂满油彩的大花脸,看起来很不干净,不干净的反面就是净,因而得名。

“末”是传统戏曲角色的一种,主要扮演中、老年男性人物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逐渐把末的行当归在生行里。末主要扮演一些生行里的次要角色,像看门人、老员外等。末在表演上不以唱为主,而以做工为主,俗称“里子老生”或“二路老生”。

“丑”是在剧中扮演滑稽人物的角色,有文丑、武丑之分。在十二属相中,丑属牛,牛性笨,因此,丑就是笨的代名词,而演丑角的人,则要求活泼、伶俐、聪明,如果其笨如牛是不能代替的,故相反取名为“丑”。

四、中西戏剧比较

从宋元到现在。看戏的人很多,他们没有提出过看布景的要求,他们要求的是表演。中国戏曲是以表演为主的。前几天看了豫剧《抬花轿》,表演得很好,抬和坐,动作都是虚拟的。抬着过桥,真给人以过桥的感觉。但是在台上并没有给人看到真实的轿子。只要表演得逼真,观众并不要求有一个真的轿子。西洋戏剧是主张用布景的,易卜生就很注意用景。中国戏曲景与情全由演员来表演。《秋江》中,情与景是高度交融的。西洋戏剧也是希望达到这一点的。

中国戏曲传统舞台美术的发展,是有客观原因的。中国古代在农村经常演戏,舞台都是木板架起来的,很简便。在那样的台上做布景不可能。所以,演员就想一切办法把自己突出出来。书上记载:埃斯库勒斯的戏,人物也是宽袍大袖。鬼的面上也涂颜色,或戴假面具。这和中国戏曲是相似的。过去的条件差,促使产生了好东西。现在所以产生问题,原因在于:时代不同了,条件起了变化。

肖伯纳的剧本,序文都很长,为了说明戏文。问题戏,着重思想。中国戏曲,着重感动人,动作强烈,能使人哭,亦能使人笑。文艺复兴以后,西洋讲究透视学,舞台也要求透视,先有布景,后有人物;中国戏曲不同,人物出场,手拿马鞭就说明是骑马出来了。是两种不同的境界。中国古代也戴假面具。四川出土的汉俑,两个人作吵嘴状,一男一女,男的面上有面具,据我推测,可能后来因为用面具不方便,就干脆画到了脸上。产生了脸谱。

有同志说,中国戏曲舞台美术的特点是,能动就好。这话很对。中国戏曲和中国画有很多相同的地方,中国画从战国到现在,发展了几千年,它的特点就是气韵生动。站在最高位,一切服从动,可以说,没有动就没有中国戏,没有动也没有中国画。动是中心。西洋舞台上的动,局限于固定的空间。中国戏曲的空间随动产生,随动发展。“十八相送”十八个景,都是由动作表观出来的。中国广大群众是否都要求布景,需要进行分析。要布景,是为了看热闹,看多了会转过来看表演的。群众要求不平衡,层次复杂,应该看主要的倾向。

关于空间问题,中国画和西洋画在处理上是不同的。古代画家、科学家都提出过问题。科学家沈括在他的《梦溪笔谈》中,在艺术上的要求与西洋画就不同。西洋画要求写实,他不要求写实,相反他反对写实。他批评写实的画不是画。戏曲舞台也是如此。不能太实。清代学者华琳,他有很多好见解。他指出:如果人不出现,放上门窗等实物,这叫离。离,物与物之间是独立的,自成片状。不是画。画,要合,要气韵生动。完全合,也不行,完全合,打成一片,一蹋糊涂,也不是画。中国画是似离似合。只离而不合,不是艺术品,只合而不离也不是艺术品。中国画画面空间是怎样表现出来的?他用了一个“推”字。“推”能生无穷的空间。在舞台上,演员一推,产生了门,又产生了门内门外两个空间。画家是用笔推的。齐白石的虾,只在白纸上画几个虾,但能给人它们是在水中的感觉。

在生活中,看到一片好风景时,说“江山如画”,真山水希望它是假山水,看一幅画,又常常要求它逼真,假山水希望它是妻山水。所谓美,就是“如画”和“逼真”。中国戏曲就是既逼真又如画的。

(节选自宗白华《中西戏剧比较及其他》)

练习

【题目】

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,就是考察一国的戏剧在跨越语言、国别、文化、媒介等界线后,如何进入异域文化语境或数字空间,获得他者文化的理解和新的跨文化阐释,从而产生有别于它们在本土文化中的意义、影响和传播。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对话与双向交流,承担着促进多元文明共生共存,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责任。

1935年,梅兰芳访苏成功演出后,与苏联各界专家进行座谈,梅耶荷德、爱森斯坦等人无不赞赏京剧艺术的典范性,但中国戏曲程式性、虚拟性的特点明显有别于当时苏联提倡的现实主义文艺,于是京剧被解释为一种象征的现实主义戏剧。

是否具有“跨文化性”,是确定跨文化研究对象和衡量其价值的标尺。那些在中外戏剧史上产生了特殊跨文化影响力的经典,是戏剧跨文化研究的重点对象。戏剧跨文化的过程,是一个个复杂且充满隐微细节的案例:它可能是一本藏于国外图书馆积满灰尘的戏曲典籍译本,等待有心的研究者去发掘;它可能是一场杂糅了古典与现代、西方与东方元素的多语剧场表演,观众的评价毁誉参半;它还可能是网络虚拟空间中聚集的一群戏剧发烧友,用短视频、视频直播的新媒体形式翻唱翻演经典。无论哪种情况,只要涉及语言、国别、文化、文明、媒介等界线的跨越,具有跨文化、跨国族、跨地域的特点,就可进入比较视域的戏剧研究空间。

在中外戏剧的历史长河中,最具有文化交互属性、传播效果的戏剧经典,往往携带着本民族文化的精髓,经过剧本翻译或域外舞台表演成为跨文化戏剧史上的高光时刻,产生了既远且广的国际传播效应。18世纪30—50年代元杂剧《赵氏孤儿》在欧洲的译、编、演,就是中国戏剧国际传播的一个高光时刻,《赵氏孤儿》不仅是18世纪在欧洲被译、编、演,广为流传的中国戏剧,而且开启了中西戏剧近三百年的交流史。以欧洲戏剧为傲的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了中国戏剧的模样,还尝试在西方舞台上体验中国戏剧的人物故事与孔子之道。

我们不必苛责汉学家马若瑟对《赵氏孤儿》的删译,更不必苛责伏尔泰的误读和他的《中国孤儿》对原剧脱胎换骨的改编,因为中外戏剧的交流中复杂的变异无处不在,经过跨文化阐释和传播,戏剧文本、舞台表演必然由于文化差异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形,也会因为戏剧对人性和文明的洞察而获得普遍意义。其中的同中之异,异中之同,通律中的变异,歧异中的会通,就是跨文化研究的难点。

因此,研究和毕现戏剧跨文化的完整过程,需要分析问题和细节,研判历史事实,贯通理论分析,归纳通律和变异,得出经验教训。中外戏剧跨文化研究的重点是影响与传播过程本身,即西剧东渐与中剧外传两个过程在不同时代、多重语境下的变异,以及两者的变异有何不同,进而运用跨文化戏剧理论,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历史事实做出研判,辨析中外戏剧跨文化过程中的共通规律和独特变异。在纷繁复杂的戏剧现象及其细节之外,也要拨开现象的迷雾,总结和归纳戏剧跨文化阐释和传播中的规律和变化,打通淤点堵点,疏通中外戏剧交流的渠道。

(摘编自陈戎女《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:双向思维促进多元文明互鉴》)

1.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,不仅有利于不同国家与民族间的多元文明共生共存,也可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
B.早在18世纪,《赵氏孤儿》就已在欧洲广为流传,其中的人物故事与孔子之道对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

C.中外文化存在差异,跨文化戏剧的交流中复杂的变异无处不在,学者会对原作进行脱胎换骨的改编,我们不应该苛责。

D.总结经验、逐步完善跨文化戏剧理论的构建,有助于我们对中外戏剧在不同时代、多重语境下的变异进行解读与辨析。

2.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本文立足于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,从内涵、研究对象的选择,再到研究方法,论述逻辑清晰,条理分明。

B.文章以梅兰芳访苏演出为例,借专家视京剧为象征的现实主义戏剧的认识,说明戏剧在中外跨文化传播中的不同解读。

C.文章以《赵氏孤儿》为例,既肯定了经典戏剧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,又论证了中外戏剧交流中存在复杂变异的问题。

D.文章综合运用举例论证、对比论证和因果论证等方法,说明中外戏剧存在文化差异,指出了跨文化研究的正确方法。

3.根据原文内容,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任何一国的戏剧一旦跨越语言、国别、文化等界线,进入异域文化语境或数字空间后,就会使其承载的本土文化意义产生重大变化。

B.戏剧跨文化研究对象范围十分广泛,戏曲典籍译本、多语剧场表演,甚至可能是网络空间中新媒体形式翻唱翻演经典,但最有意义的还是戏剧经典。

C.在中外戏剧的历史上拥有高光时刻,通过戏剧文化交流,能够在国际上产生比较深远广泛传播效应的戏剧经典,通常都携带着本民族文化的精髓。

D.研究戏剧的跨文化传播就是通过分析问题和细节,发现戏剧跨文化阐释和传播中的共性规律,从而打通西剧东渐和中剧外传中的交流渠道。

【参考答案】

1.B 2.D 3.C

【解析】

1.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。B.“其中的人物故事与孔子之道对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”错误,文中只说“以欧洲戏剧为傲的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了中国戏剧的模样,还尝试在西方舞台上体验中国戏剧的人物故事与孔子之道”,“对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”于文无据,属于过度解读。故选B。

2.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、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。D.原文并未使用“对比论证”。“18世纪30—50年代元杂剧《赵氏孤儿》在欧洲的译、编、演,就是中国戏剧国际传播的一个高光时刻……”是举例论证;“因为戏剧对人性和文明的洞察而获得普遍意义。其中的同中之异,异中之同,通律中的变异,歧异中的会通,就是跨文化研究的难点。……因此,研究和毕现戏剧跨文化的完整过程,需要分析问题和细节,研判历史事实”为因果论证。故选D。

3.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。A.“一旦……就会……”错误,原文相关内容为“一国的戏剧在跨越语言、国别、文化、媒介等界线后,如何进入异域文化语境或数字空间,获得他者文化的理解和新的跨文化阐释,从而产生有别于它们在本土文化中的意义、影响和传播”,选项过于绝对。B.“但最有意义的还是戏剧经典”理解错误,原文并未就不同种类研究对象的意义大小进行比较。D.“研究戏剧的跨文化传播就是通过分析问题和细节,发现戏剧跨文化阐释和传播中的共性规律”理解片面,原文为“……辨析中外戏剧跨文化过程中的共通规律和独特变异。在纷繁复杂的戏剧现象及其细节之外,也要拨开现象的迷雾,总结和归纳戏剧跨文化阐释和传播中的规律和变化”,还要研究“变化”“独特变异”。故选C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