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,原名河南梆子,俗称靠山吼、土梆戏,后因河南简称“豫”,故而改名为“豫剧”。河南素有“戏曲之乡”的美誉,地方剧种众多,如:豫剧、曲剧、越调、道情、二夹弦、河南坠子等等。豫剧流传地区广泛,戏迷朋友众多,在全国所有剧种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。民间曾有一种说法,京剧、豫剧和越剧被人们誉为“中国戏曲三鼎甲”。

豫剧可分为四大流派「豫剧分为四大流派人们熟知的常香玉等人他们分别属于哪种流派」

豫剧演员

随着豫剧不断的发展,逐渐形成了四大流派。

一、祥符调

“祥符调“又称“中路调”。因“河南梆子”之名始于开封,因此多把祥符唱法视为豫剧的正宗。其中心在开封,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早期培养这一新兴剧种人才的两大科班“天兴班”和“天盛班”。天兴班在清河集(原祥符县东北),天盛班在朱仙镇镇(原祥符县南偏西)。清道光年间黄河决口,朱仙镇遭遇灭顶之灾,天盛班被迫东迁(后发展为豫东调)。原在开封传承豫剧的两大基地,仅剩下清河集的天兴班继续承担起培养和输送祥符调人才的重任。

天兴班创始于清嘉庆初(1800年左右),由当地首富许润生主持创建,后来许长庆接任管主,聘请豫剧表演艺术家孙延德任教,培养出了数百名演员和乐手,其中豫剧皇后陈素真便是他的高徒。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,汴梁城以天兴、义成、公义、公兴四个班社为主的剧苑精英,大多出自天兴科班,其规模和影响达到顶峰。

祥符调的板路及唱腔、唱法大概形成于清嘉庆、道光年间,1914年进入开封之前,各角色一般都用本嗓演唱,只在某些唱腔尾部使用“赝腔”。当时大部分为男演员,女演员很少,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女演员才大量涌现,唱腔才有了细腻、典雅的特点。1934年范粹庭先生在开封组建“豫声戏剧学社”,对豫剧进行改革和创新,把祥符调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。范粹庭为这一时期祥符调的代表人物陈素真量身创作了多部剧本,如《凌云志》、《三拂袖》、《涤耻血》等等。

祥符调的代表人物有:旦行中的陈素真、马双枝、阎立品、桑振君、宋桂玲、张岫云、王敬先等人,生行中的唐喜成,丑行中的牛得草、高兴旺等人。

二、豫东调

“豫东调”又称“下路调”或者“东路调”,是豫剧流传地域最广的一个唱派。其中心在商丘。清道光年间,黄河两次决口,彻底冲垮了朱仙镇天盛班的班址。天盛班被迫东入归德(今商丘)。天盛班的学员带去的“上路”(开封)唱法与当地的“下路”(商丘)唱法融合后便形成了新的唱派豫东调。

豫东调的曲调基本特点为徵调式,调式主音为“5”,并以“5”为终止音。唱腔多用假嗓(二本腔)演唱,所以又称作“上五音”。豫东调女声花腔具有俏丽、明快的特点,男声表现则挺拔、亢奋。

豫东调代表人物有:生行中的唐玉成、杨启超、刘新民、刘忠河、索文化、谢庆军、洪先礼等人,旦行中的马金凤、花桂荣、王润枝、司凤英、董芙蓉、黄爱菊等人,净行中的李斯忠、吴心平等人。

豫剧可分为四大流派「豫剧分为四大流派人们熟知的常香玉等人他们分别属于哪种流派」

李斯忠

三、豫西调

“豫西调”又称“上路调”或“西府调”,其中心在洛阳。清乾隆、嘉庆年间,流行于河洛一带的“十字调梆子腔”与传播在伏牛山麓的“靠山吼”相结合便形成了现在的“豫西调”。

豫西调的曲调基本上是宫调式,调式主音为“1”,有时也以“1”为终止音。唱腔多用真嗓(大本腔)演唱,而其韵脚音又多落在豫东调主音“5”的下五度音“1”上,因此又称“下五音”。女声唱腔具有哀怨、悱恻、柔婉、缠绵的特点,男声唱腔表现则苍劲、悲壮、深沉、浓厚。

豫西调代表人物有:旦行中的常香玉、崔兰田、苏兰芳、汤兰香等人、生行中的贾宝须、王二顺等人。

四、沙河调

“沙河调”又称“南路调”,主要流行在漯河、周口附近的沙河沿岸。调式及旋律主干音和豫东调一样,而风味略有差异。其音乐形态在唱腔板路中似乎多了一点儿坠子和越调的成分,但也强化了一些粗犷、豪放的风格。女演员的出现相比豫东调和豫西调要早,清光绪二十五年,女演员蔡玉贞12岁登台,初露锋芒,16岁便声名大振。

沙河调代表人物有:生行中的顾锡轩、刘法印、曹彦章、张三旺等人,旦行中的刘玉梅、安金凤等人。

各流派之间的溶合

随着时代的变迁,各大流派之间相互交融和吸收,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,这种以地域划分流派的方法逐渐被淡化,逐渐被以演员为中心的唱腔风格流派所代替。如:常(香玉)派、唐(喜成)派等等。

豫剧可分为四大流派「豫剧分为四大流派人们熟知的常香玉等人他们分别属于哪种流派」

常香玉

(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,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)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