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宁看存才《挂画》,不坐民国天下”“误了秋收大夏,不误存才《挂画》”“宁看存才《杀狗》,银元掉了也不瞅”。这些朗朗上口,曾在晋南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语,对50岁以上年龄的人群来说,也许小时候听长辈讲过,但对大多数90后的年轻人来说,可能闻所未闻,不知所云。俗语反映出民间对传统戏剧蒲剧的喜爱和追捧,盛赞的是蒲剧一代名伶王存才功深熔琢的精彩跷功技艺。

传说中的存才跷

王存才剧照

提到王存才的跷功,不能不说到其跷功表演道具——“跷”,相信许多人一定和笔者之前一样不知道是何物件,即便在蒲剧界,对“存才跷”也仅有屈指可数的老前辈亲眼目睹,多数专业人士大多也是耳闻多,眼见少。今年8月,在收集《戏曲遗韵:运城戏曲文物展》文物资料时,笔者从运城市蒲剧团已故编剧杨焕育老师30多年前的文章中了解到“存才跷”的确切收藏单位,竟然是原运城市河东博物馆。

由于多年来的人事更替,对于这件藏品的信息,本馆几乎无人知晓,经多方查找发现,馆藏登记有民国绣花鞋,遂拍了照片,发给蒲剧前辈——原夏县文化局局长李恩泽予以辨认,他很惊喜地在电话那头大声说:“恭喜你!找到宝贝啦!”为了进一步求证,笔者又根据杨焕育老师所记述的“存才跷”尺寸大小进行了比对测量,结果完全一致。至此,尘封已久的“存才跷”露出真容。

什么是跷?

传说中的存才跷

“存才跷”

跷,顾名思义,“举足,踮起后脚尖”之意。传统戏曲中,跷是舞台上模仿旧时妇女缠足小脚的道具,又叫“跷板”“跷鞋”,分“硬跷”和“软跷”两种。跷鞋长约三寸。硬跷鞋大都采用红、白、蓝缎,五彩线绣制,鞋头缀有彩色丝穗。硬跷鞋底部为半截鞋底状,前掌部是用白布纳制的千层底,后掌面空洞,刚好可以露出木跷的后跟。软跷用布缀衲,也采用红、白、蓝缎,五彩线刺绣,跷鞋内置高坡度白布包裹的木鞋垫。演员穿硬跷鞋或软跷鞋站立后,脚掌与地面均成75°夹角。使用时表演者几乎脚尖朝下插在跷内,然后用绑带把脚背同木芯牢牢扎死,如同跳芭蕾舞一般。在发展阶段上,硬跷使用早于软跷。

存才跷属于硬跷。红色绣花鞋样式,鞋底长9.5厘米,接近三寸,形状似旧时女子所穿的三寸金莲鞋。内裹槐木芯。鞋尖宽0.5厘米,跷高17.8厘米。槐木芯上部呈梯形状,长4.6厘米,宽3.8厘米;下部楦成小脚状,直径为2.7厘米,成圆柱体穿过鞋底,上扣铁环,坚固耐磨。芯内塞垫棉花,外有白底绿花布裹脚,长20厘米。裹脚带上系两条绑带,连在芯内,各长17厘米。

跷功及其演变

传说中的存才跷

改进后的软跷

跷功,亦称“踩跷”“绑跷”,是传统戏曲旦角表演艺术中的“独门功夫”,堪称真正的“中国功夫”,作为表演特技被京剧、徽剧等多种剧种采用。但跷功真正起源于蒲剧前身——山陕梆子。清代杨懋建《梦华琐簿》记载:“闻老辈言,歌楼梳水头、踩高跷二事,皆魏三作佣,前此无之。故一登场,观者叹为得未曾有,倾倒一时。”魏三即魏长生,字婉卿,清乾隆年间山陕梆子(一说秦腔)花旦,少年时曾在西安当学徒,后于同州(今陕西渭南大荔县)入班学戏,学唱的是同州梆子与蒲州梆子同源的山陕梆子。

乾隆四十四年到四十五年(1779~1780)间,魏长生进京演出,并引起了轰动。吴长元在《燕兰小谱》中描述到“……自魏三擅名之后,无不以小脚登场。”一时“蹈跷竞胜,坠髻争妍,如火如荼,目不暇接”。由此说明,清乾隆年间,魏长生首次将“跷功”引进京城。但从另一方面看,在名伶魏长生把山陕梆子带到北京前,他活动的同州、蒲州一带的梆子戏中,一定也有跷功表演,且不乏其人。

跷功,在戏剧舞台上曾风靡了几代观众。清乾隆三十九年(1774)到清宣统三年(1911),是跷功兴盛发展的黄金时期。此后,由于技艺太难,渐趋衰落。

直到上世纪20年代,蒲剧名伶王存才出演旦角。他认为,古代女子均为三寸金莲,男演员扮演旦角时,如饰演青衣老旦,身系罗裙,还可以遮掩大脚,但在唱《柜中缘》《挂画》等小衣戏时,大脚暴露出来,就极不真实。于是,他便琢磨继承跷功。

据杨焕育老师描述,王存才练功一般分三个步骤,一是绑好跷子,跪在铺盖或地上,身子向后倒,面朝上睡平,名为“拔筋”;二是学走步,先拄拐杖,渐次放开;三是跑花梆子,以便练出扎实的基本功。历经数年苦练,王存才终于练出了一身过硬的跷功,他也成为“跷功”断流后恢复继承“跷功”的第一人。

新中国成立初期,由于踩跷是对妇女缠足陋习的模仿受到批评、生活中废除缠足提倡天足、在艺术表演中受到冷落等各种原因,跷功表演陷入低潮,特别是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被当作“四旧”废止,跷和跷功再次失传。20世纪80年代,蒲剧界青年演员如吉有芳等,根据前辈传说,经不懈努力,反复探索,经历了从硬跷到软硬结合再到软跷的探索改进,最终将跷功重现舞台,使传统蒲剧特技“跷功”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。

历经劫难的“存才跷”

传说中的存才跷

改进后的硬跷

王存才(1893~1957),蒲剧名旦,原籍河南省洛宁县。幼年时家乡遭灾,随父逃荒晋南,落户芮城县新庄村。10岁时投师蒲剧老生彭世德,初学娃娃生,后发愤苦学,改习花旦。出演《杀狗》崭露头角。他以做功见长,刻画人物,感情细腻,表演逼真。

传说中的存才跷

王存才剧照

19岁时,王存才苦练“跷功”,先后数年,常在赶台时足踩跷子,跟上箱车跑,手抓师父坐骑马尾,步行三五里至数十里,不以为苦,逐渐掌握和练就了“跷功”绝技。抗战时期,名噪西北数省。

在演出蒲剧《挂画》时,王存才由小凳上跳到长凳子上前后走动,并做出“金鸡独立”“盘腿接画”等舞姿。特别是走到凳子稍头做别腿、屈体、挂画的动作,惊险而优美,可谓洒脱自如。其惊人技艺,不仅观众百看不厌,而且同行中有口皆碑。著名京剧艺术家程砚秋在观看了存才的跷功后,赞不绝口:“我们京剧也有跷功,但远比不上王存才,他踩跷的难度和技巧比京剧好。”

传说中的存才跷

  据传,王存才踩跷秘不外传。每次演出扎跷时,都特意将脚伸在箱子内,不让外人看,所穿跷鞋皆由永济孙常村王进才的母亲专门缝制。

王存才的主要艺术生涯多在1949年以前,民间有“教会徒弟,饿死师傅”之说,囿于封建思想观念,王存才未能将自创的蒲剧特技传给后人,造成“跷功”此后失传,令人非常惋惜。

1957年王存才病逝,遗有颜色各异的跷鞋三副,由永济县虹光剧团箱倌王进才保存。王进才藏于家中土炕内,后因烧炕,不幸毁掉两副。1984年,王进才捐出了仅存的一副跷鞋。这一珍贵的戏曲文物,成为民国蒲剧跷功的唯一实证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