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述影戏对中国电影的影响「映画器与影戏了解我国古代电影的发展史」

简述影戏对中国电影的影响「映画器与影戏了解我国古代电影的发展史」

简述影戏对中国电影的影响「映画器与影戏了解我国古代电影的发展史」

简述影戏对中国电影的影响「映画器与影戏了解我国古代电影的发展史」

简述影戏对中国电影的影响「映画器与影戏了解我国古代电影的发展史」

简述影戏对中国电影的影响「映画器与影戏了解我国古代电影的发展史」

简述影戏对中国电影的影响「映画器与影戏了解我国古代电影的发展史」

简述影戏对中国电影的影响「映画器与影戏了解我国古代电影的发展史」

战国时代的《韩非子》上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: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,一个漆工为国王制造一只匣子,竟花了三年时间,画的虽然很精致,但乍看起来和普通的匣子没有什么不同。国王很恼火。那漆工劝国王不要动气,他在墙上开了一个小洞,让阳光穿过小洞透进画匣里来。然后让国王向匣子里看。那里面竟是龙蛇飞舞,车马熙壤,无奇不有,美不胜收,国王开心极了。

这个匣子可能是个“映画器”或“取景器”一类东西。不过,其具体的结构和原理,已经无法知道了。

一、清代女科学家黄履发明的“千里镜”

近代的“取景器”是十八世纪在欧洲出现的,清代科学家郑复光的《镜镜詅痴》里有了详细介绍。在一个木匣前装一个可伸缩的镜筒,镜筒前面装一枚凸透镜,木匣里面放一面倾斜的平面镜,木匣顶上放一片毛玻璃(或附纸的玻璃板)。通过调整凸透镜的位置,使前景物发来的光线经凸透镜的折射,再经平面镜的反射,成像在毛玻璃上,供人们将景物描绘下来。

我国清代女科学家黄履(生于十八世纪后期),创造性地把取景器和望远镜结合起来,可以摄取远方的景物,当时称为“千里镜”。据说“就日中照之,能摄数里之外之影,平列其上,历历如绘”这种“千里镜”已孕育了天文照相机的特点。

在欧洲,天文照相术也只是1839年以后的事情。黄履在创作“千里镜”过程中,表现了惊人的科学才能和高度的技术水平。人们尊敬她,给她的闺房取了个光荣的名字——“天镜阁”,并作诗称赞她:“绝世聪明绝世姝,玉台灵宪古今无。”她确实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称道的女科学家。

二、“放字镜”的发明

郑复光的《镜镜詅痴》也详尽地介绍了“映画器”(幻灯)的构造、原理与使用方法。由于当时的映画器是用来放大字眼的,所以叫做“放字镜”。在没有“放字镜”前,书法家写大字不易。从前放字的办法是把写在纸上的字剪下来,用普通灯光把它放大。这种办法,往往使字失真。放字镜却能把字放大而“不爽毫发”。郑复光所介绍的放字镜的构造与现代映画器基本相同,不过光源采用蜡烛或油灯而已。

光源放在方匣内,匣顶开孔,用以通烟,匣内也开孔,用来安装聚光透镜(书中叫做“内凸”),使光源的光线比较集中地投射到幻灯片上;镜前装一个六角形的架,架上有缝,可插进玻璃片(片上写字,作为幻灯片),架上安装有一个两节的能伸缩的六角筒,内筒的筒口装一凸透镜(“外凸”),作为放映镜头,用来放大字眼。

幻灯片分玻璃纸(配以框)、玻璃片两种,还用国画颜料着色,制成彩色幻灯片。用胭脂作红色,靛花作青色,靛花加藤黄作绿色。这些方法,现在还有参考价值,有的地方还在采用。

三、会动的影像——“走马灯”

这些映画器或取景器所摄取的景物都是静止的。我国在唐宋时期已有一种装置,能使人们看见运动的影像,即所谓“影灯”或“走马灯”。它的构造是:在一个纸糊的灯笼里,中间竖立一根装有叶轮的立轴,在立轴的中段,沿水平方向纵横装上几根细铁丝,铁丝两端粘上纸剪的人马形象。当灯笼下部燃上蜡烛或油灯,热气上升推动叶轮,使立轴转动,几个人马纸形随之回转,它们由灯光投到灯笼纸上的两端也就运动起来了。

据当年诗人描写:“纷纷铁马小回旋,幻出曹公大战年”,足见那场面是很动人的。其实这小小的走马灯,一方面是热力的巧妙应用,即燃气轮机的胚胎,另一方面使影像自行运动起来,所以格外博得人们的喜爱,这后一点在光学上就有意义了,它不免使人想起今天的电影来,虽然这两者相隔还是十分遥远的。

四、电影的开山祖:影戏

说起电影来,确实有人说:“有声电影的来源,不能不崇拜中国影戏为开山祖。”这要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说起。

那时汉武帝刘彻死了爱妃李夫人,不胜悲伤,终日唉声叹气。有个方士名叫李少翁,想出一个办法去讨他主子的欢心。他布置了一座帷帐,以木头雕了一个李夫人的形象,在黑暗中用灯光把木人投影到帷帐之上。汉武帝就看见了他的夫人由远及近款步而来,还是那样体态轻盈,姗姗袅袅……。

这里且不管汉武帝是如何心花怒放,我们只研究它和电影有什么关系。原来电影的构成是光源、影片和银幕三个基本部分。而这里面的光源、木人和帷幕正相当于这三个基本部分,从这一点说,它有资格看作是电影的开山祖。

由于唐宋之前,戏剧尚未形成,所以这种装置也没有被用来表演什么情节,只能放映一些不相连续的镜头。比如在隋炀帝时候,有个叫宋子贤的人,他经常在晚间映出一些神佛或动物影像。人们看了觉得很稀奇,看的人当然是很多的。

在唐代,据说就有人用它连续映象,来表演历史故事了。至宋代,影戏发展到了高峰。特别在杭州,已成为普遍的娱乐。每逢节日,影戏的合数很多,尤其是儿童最为喜爱。当时专营影戏的艺人为数不少,甚至组织了专门的职业团体。影戏的种类也发展了,有“皮影”、“乔影”、“人影”等,其中以“皮影”最盛,最受欢迎,流传时间最长。

它的制法是,将羊皮或它种兽皮的毛血去净,用药物处理至极薄,呈半透明,涂以桐油,然后雕成人物像状,头、四肢、腰分别支以连杆操纵,令其活动。各部分涂以颜料,面孔视人物的忠奸善恶勾画出美丑不同的脸型,称为“影人”。用灯光将“影人”投影到半透明的银幕上。艺人通过连杆操纵“影人”:做出种种动作,银幕上就可以看到彩色的形象在表演了。

据记载,这种“皮影”可以表演大段的三国故事,而且十分逼真,当演到关羽遇害,甚至令人感动得为之泪下。所以,从宋代以来,影戏就成了广大人民喜见乐闻的一种艺术形式。解放以后,这项一度濒于衰亡的重大发明,从形式到内容,都得到了改进,更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欢迎。

我国古代的影戏,有着很大的世界影响。早在十三世纪,它就随蒙古族军队带到中亚细亚一带。元代,我国的影戏艺人曾到波斯一带去表演过。十八世纪,法国传教士又把它带到法国,在巴黎风行一时。当时的雅各宾党人还利用它来放映政治新闻,作为宣传。后来辗转传到英国及其他许多国家,深受人们的欢迎。德国的伟大诗人歌德就是我国影戏的热情赞助人。他于1774年特地在一个展览会上,把它介绍给德国各界人士。影戏也就成了世界性的一项艺术创作和科学发明,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的一个贡献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